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咆哮者”新电子战吊舱交付测试,看不见的部

来源:电子测试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23 11:3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是一种专业电子战吊舱,其搭载平台是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俄军很多此前宣称具备非常高技术规格、使用了大量先进硬件的作战系统并没有在战场

这是一种专业电子战吊舱,其搭载平台是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俄军很多此前宣称具备非常高技术规格、使用了大量先进硬件的作战系统并没有在战场上发挥出预期的性能。

对手只需要布局数量较少的电子战飞机,就可以在极大的空间范围内,伪造出数以百计的“入侵战机”欺骗信号,形成战略要地上空遭遇大规模空中入侵的假象。

因此,对于美国电子战装备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关注其硬件进步,对于隐性的算法改进和电子情报积累,更需要加倍地重视。

而这一领域的后发国家由于无法从防空系统层面识别信号真伪,不得不大量起飞战斗机,前往虚假信号所在的空域。结果是大半个国家的空中力量,都被调动到一个完全错误的战略方向上,其后果严重性是无需进一步深入阐述的。

电子战相关系统要充分发挥作战效能,取决于三个要素的配合:硬件,算法,电子情报数据积累。

事实上,在过往的实际电子对抗战例中,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NAWCAD第23航空测试和评估中队的机载电子攻击(AEA)项目官员亚历山大·贝尔宾中尉表示,他很期待新型吊舱的相关测试工作:

NGJ-MB吊舱的核心作战功能是干扰、压制并配合反辐射武器,摧毁对手的防空探测和通信指挥系统,它属于更大的“下一代干扰飞机”(NGJ)系统的一部分。

俄乌冲突中,俄军被击毁的48Ya6-K1“Podlet K1”雷达,其硬件配置相当高。

7月7日,美国海军订购的首批生产型AN/ALQ-249“下一代中频干扰吊舱”(NGJ-MB)实现交付。

在现代战争中,电磁信息控制权的争夺,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特别是包括飞机、导弹在内的各类飞行器,飞行速度极快、航程/射程也动辄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因此只有基于电磁信号的探测、基于高速计算机的分析计算,才能实现有效的预警、指挥、反击。

除了操作测试外,其他开发测试项目将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国湖空战中心武器部门进行,由美海军第23、31航空测试和评估中队共同负责。

更应重视的软件与数据资源

雷神公司的员工正在打开NGJ-MB吊舱的包装,这是交付美国海军的两套样品中的第一个。

迄今为止,NGJ-MB吊舱已成功完成了300多个小时的开发飞行测试,并使用专门设计的工程开发模型,进行了超过5000小时的微波暗室和其他实验室测试。

从目前俄乌冲突的情况来看,与西方装备相比,俄式电子战装备在实战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很多在于算法和电子情报积累方面,这远比硬件方面的差距更为严重。

电子情报积累能力不仅需要巨大的成本、较为昂贵复杂的设备体系来支持,而且它的不透明程度最高,获得的情报是否可靠有效最难以验证。

携带NGJ-MB在微波暗室中进行信号特征测试的E/A-18G。电子战飞机一直被美军视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无声战场:电磁信息战

在现阶段的俄乌冲突中,这一规律也正发挥其对战场走向的影响力。

电子情报积累是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如果对于对手装备的各种信号特征,以及信号背后的组织运作模式没有足够的认识,那么就不可能设计出非常有效的针对性算法和作战方案。此外,而且这种情报通常是有时效性的,会随着对手不断调整和升级装备而改变。

第一批2套样品的接收单位是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帕克图辛河海军空战中心飞机部门(NAWCAD)。根据美军公开的消息,目前机载电子攻击系统计划办公室(PMA-234)已经在着手组织相关的开发测试工作,最初的测试内容将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各类典型操作。

硬件性能是最直观,也最容易量化的部分——如前端的天线能做到多大的发射功率?后端的信号处理部分有多大的浮点算力?这些指标相对透明,可以很容易地落实到硬件规格上,如存储和计算器件的带宽、延时、频率,等等。

举个近似的例子,在个人计算机系统中,同一台电脑运行两款不同的游戏。引擎算法优化得好的游戏,不仅画面漂亮,还又流畅又稳定;反之,引擎算法优化很差的游戏,不仅画面粗劣,而且运行往往卡顿严重,甚至频繁崩溃退出,甚至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死机、重启。

算法对于实际性能的影响能力也不亚于硬件基础,其难点在于难以直观量化——特别是在缺乏实际对抗、乃至实战场景检验的情况下。比如算法上的好坏,不仅决定了算力等硬件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也直接决定了能否形成正确有效的信号发射方案,甚至是整个系统能否正常、可靠地工作。

文章来源:《电子测试》 网址: http://www.dzcszz.cn/zonghexinwen/2022/0923/1657.html



上一篇:电子数码 篇十四:跑分超过100万的壹号掌机,高
下一篇:首家通过技术联调测试,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上线

电子测试投稿 | 电子测试编辑部| 电子测试版面费 | 电子测试论文发表 | 电子测试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电子测试》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